当前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建议

信息来源:长宁政协 发布时间:2019-07-18

医疗人工智能是以诊疗指南为依据,以海量数据库为基础,围绕医疗质量、效率、效益、安全等目标, 模拟、延伸和扩展医务从业者智能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可以预期。但是,事实上,从全市乃至全国范围看,真正能够落地的项目并不多,推进的速度也相当缓慢。经过调研,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数据方面:人工智能建立在医疗大数据充分采集、存储的基础上,数据必须经过标准化、结构化处理,才能提供给算法。但是,目前,有效数据的不足成为制约AI医疗的重要因素。一是因为数据质量差,我国对医疗卫生数据持续高质量的取得,许多数据还在手工操作、录入和提取;二是医院和医院之间、医院和家庭之间存在的数据孤岛,数据形式不能统一,互联互通也没有真正实现;三是医疗数据存在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无法向人工智能的研发公司彻底公开。
        二、人才方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开发应用,需要大批同时具备人工智能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人工智能高质量的数据解读和判断决策,不仅需要算法从业人员,还需要大量高水平医学专业者协助。在目前的医学人工智能创业团队中,全职高技术水平的医学专业人员普遍缺乏,早期参与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因无法即时体验到人工智能的优越性,而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政策方面:人工智能的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健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人工智能如何认证的问题,比如医疗影像领域究竟作为医疗设备认证还是辅助设备认证;还有,伦理上的问题,一旦AI出现误判和漏诊,相关责任该由谁来承担,AI研发企业、医疗机构或医生。目前国家药监部门还未对AI产品颁发相应的注册证,临床上都是以科研合作的形式开展应用,对于拿到注册证后,产品如何进入商业模式、如何收费等仍然都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对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政府主导,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列入卫生健康行业的战略规划作为对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单位的重要绩效考核指标。鼓励公立医院成为到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推手。在政策上予以激励,吸引更多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复合型人才的加入。
       二、注重科学发展。建议循序渐进,聚焦重点,成熟一项,开发一项,应用一项,小步不停往前走。比如,在最有希望突破的医学影像领域,加大投入,从疾病筛查、病灶勾画、脏器三维成像等功能做起,逐步拓展应用领域。在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社区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深化。
       三、夯实数据基础。以人工智能对数据标准化、结构化的要求,制定统一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标准,探索数据开放的集中管理模式(明确开放的对象、方式和条件)。从社区做起,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统一某一区域居民健康档案的标准和形式,通过过滤、筛选,提高健康档案内数据的质量。建设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用管理的专业安全性、服务的高效便捷,吸引本市各大医疗机构的加入。
       四、支持科研立项。企业主动与医院对接,从帮助科研立项入手,寻找合作契机,提高医院和医务人员主动参与研发的积极性。科委、卫健委每年的科研课题中,设立AI专项课题,提高立项经费,吸引高端医疗行业的业务和管理人员,加入到人工智能的开发中。
       五、适时借力提升。英国政府出资成立五大中心,推动人工智能的医疗应用。中国政府也可效仿这些做法,搭建平台,依托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引入专业PI和研发团队,从事基因整合、文献整理、数据处理、影像处理等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工作。

(该社情民意由范晓彧委员撰写,被市政协综合采用,得到市领导批示)


[关闭窗口]